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Thu Dec 29 2016
摘要:
2014 年9~11 月,在测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分析其重金属的来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的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Cu、Zn、Cr、Pb、Cd、Ni、As 和Hg 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59.73 mg/kg、133.35mg/kg、16.53 mg/kg、39.6 mg/kg、1.26 mg/kg、34.76 mg/kg、5.19 mg/kg 和0.08 mg/kg;其中,Cd 和Hg 含量都高于云南省背景值,大多数采样点土壤中的As、Cu、Pb 和Zn 含量也高于云南省背景值,Cr 和Ni 含量低于云南省背景值;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Cu、Zn、Pb、Ni、Hg、As 和Cr 污染,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Hg、Cu、As、Pb、Zn和Cr 生态危害。退耕4 a 的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和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高,其次为自然土壤的,退耕10 a 土壤的最低;研究区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中等至强等危害程度,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Cd是第一污染物。土壤退耕年限越长,土壤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越低。研究区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可能会对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取食和健康造成危害。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