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天体望远镜设备介绍
- ️Thu Apr 17 2014
地天体望远镜光学参数
改正镜口径 |
1040mm |
球面主镜口径 | 1200mm |
焦距和焦比 | 1814.656mm, f/1.8 |
有效无晕视场 | 3.14d(线直径100mm) |
光能集中度 | 80%以上集中在0.57“ |
光学设计和加工畸变 | <15um |
CCD探测器性能指标
CCD Chip | 仙童(科学级) |
CCD芯片 |
仙童(科学级),背照明薄片,4口读出 |
---|---|
CCD量子效率 |
up to 92% |
CCD尺寸和分辨率 |
4096×4096,15μ,1.705" |
读出速度 |
100kHz,200kHz,600kHz和700kHz可选 |
读出噪声 |
<6-@100kHz,<15e-@400kHz,@-100℃ |
增益 |
每种读出速度四种模式 |
暗流 |
<0.007e-/p/s@-100℃ |
扫描模式 |
可选双通道漂移扫描模式 |
CCD动态范围 |
10000:1@100kHz |
满阱电荷 |
80000e- ~100000e- |
Bin模式 |
1×1,2×2,4×4,8×8,16×16 |
制冷系统 |
冷冻机制冷,可低至-120℃ |
温度控制 |
±0.1℃ |
NEOST望远镜观测成果
近地天体望远镜是施密特型光学望远镜,有效口径为1.04米,在同类型望远镜中口径为国内最大、国际第五。该望远镜的有效无晕视场直径为3.14度,目前装备4Kx4K像元的CCD相机,CCD有效视场为1.94度*1.94度,目前望远镜配备了标准Bessel测光系统和Sloan数字巡天测光系统。近地天体望远镜实测指向精度为8.16角秒;天体测量精度优于100毫角秒;全视场多波段测光精度为2%,与Sloan数字巡天相当;极限探测能力为40秒积分22.46等。近地天体望远镜自2006年底建成投入观测,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中国近地天体巡天"和"盱眙银河系反银心方向数字巡天"两个大型巡天计划,被评价为本领域探测能力最强、效率最高、性能最好的望远镜。
"中国近地天体巡天"计划已经获得了101438个小行星的超过40万次观测数据,发现了930个临时编号新小行星,确认了包括5个木星脱罗央、2个Hilda族小行星和1个Phocaea族小行星的共计80个正式编号小行星;发现了1个阿波罗型和3个阿莫尔型近地小行星,发现了1个木星族彗星,在国内首次发现了1个动力学性质奇特的特殊小行星2010 EJ104。在2009年度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的400多个小行星观测站中数据量排名第六,在数据量前十名观测站中资料精度排名第一。近地天体望远镜除了从事太阳系天体的巡天和科学研究,还拓展了在前沿天体物理领域的课题,"盱眙反银心方向测光巡天"是最有代表性的,该项目和"LAMOST反银心方向光谱巡天"共同构成了"反银心方向数字巡天"计划。"盱眙反银心方向测光巡天"将为LAMOST的光谱巡天提供输入星表,同时它也是一个具有原始创新的独立计划,最终将得到6000平方度的三色巡天图像,得到极限星等20等,天体测量精度100毫角秒,测光精度与Sloan数字巡天和2MASS巡天相当的1亿个源的三色星表,目前为止项目已经完成过半。
近地天体望远镜除了常规开展巡天观测计划,还参与了多项国际联合观测。2008年作为中国唯一设备参加了国际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组织的高轨道空间碎片的光学联测,2009年参加了对Tempel 1彗星的国际联测,2010年参加了彗星103P(Hartley 2)的国际联测和太阳系外行星系统CoRoT-9b的掩星国际联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