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ents.google.com

CN115811565A - 折叠终端 - Google Patents

  • ️Fri Mar 17 2023

CN115811565A - 折叠终端 - Google Patents

折叠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1565A
CN115811565A CN202111086824.1A CN202111086824A CN115811565A CN 115811565 A CN115811565 A CN 115811565A CN 202111086824 A CN202111086824 A CN 202111086824A CN 115811565 A CN115811565 A CN 115811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terminal
bendable
folding
display screen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2021-09-16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68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2021-09-16
Filing date
2021-09-16
Publication date
2023-03-17
2021-09-16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2021-09-16 Priority to CN2021110868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1565A/zh
2022-03-30 Priority to US17/708,990 priority patent/US11811958B2/en
2022-03-30 Priority to EP22165368.6A priority patent/EP4152123B1/en
2023-03-17 Publication of CN115811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1565A/zh
Status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折叠终端,属于折叠技术领域。该折叠终端包括机身、显示屏和展平件;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机身的表面,所述显示屏包括可弯部;所述展平件位于所述机身和所述可弯部之间,所述展平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对所述可弯部施加作用力,使所述可弯部展平。采用本申请,展平件能够对可弯部施加使可弯部舒展开的作用力,那么,折叠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后,折叠终端的显示屏在弯折区域能够展平,从而可以增强用户的视觉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折叠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关于折叠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折叠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折叠终端因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折叠终端主要包括显示屏和机身,机身包括两个机身部,两个机身部转动连接,显示屏具有柔性,铺设在机身的表面。这样折叠终端在用户的掰动下,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随意切换。

但是折叠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后,折叠终端的显示屏在弯折区容易塌陷,而难以完全展平,导致折叠终端给用户的视觉效果较差,用户体验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终端,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终端,包括机身、显示屏和展平件;

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机身的表面,所述显示屏包括可弯部;

所述展平件位于所述机身和所述可弯部之间,所述展平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对所述可弯部施加作用力,使所述可弯部展平。

可选的,所述展平件包括两组限位凸起,每组限位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两组限位凸起的第一凸起分别固定在所述可弯部的中心线的两侧,两组限位凸起的第二凸起分别固定在所述机身,且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

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每组限位凸起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紧密接触。

可选的,每组限位凸起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为L型凸起结构;

每个第一凸起的竖向部分和所述可弯部固定,两个所述第一凸起的横向部分的位置相互靠近;

每个第二凸起的竖向部分和所述机身部固定,两个所述第二凸起的横向部分的位置相互远离;

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每个第一凸起的横向部分和同组的第二凸起的竖向部分紧密接触,每个第一凸起的竖向部分和同组的第二凸起的横向部分紧密接触。

可选的,所述展平件包括两个弹性件,所述两个弹性件位于所述可弯部的中心线的两侧;

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两个弹性件接触且均与所述可弯部紧密接触。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弹性,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压缩在所述可弯部和所述机身之间。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的厚度由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端为位于所述可弯部的中心线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机身固定。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的靠近第二端的部分与所述显示屏固定。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硅胶垫或者铜箔。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弹片;

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固定,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机身翘起且和所述中心线的位置相对,所述金属弹片压缩在所述可弯部和所述机身之间。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终端,包括机身和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机身的表面;

所述显示屏包括可弯部,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可弯部和所述机身紧密接触。

可选的,所述可弯部的厚度由所述可弯部的中心线向所述中心线的两侧逐渐减小。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中,该折叠终端由于包括展平件,折叠终端在展平状态下,展平件能够对显示屏的可弯部施加使可弯部展平的作用力,进而,折叠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后,折叠终端的显示屏在弯折区域能够展平,从而可以增强用户的视觉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弹性件固定在显示屏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机身;11、机身部;

2、显示屏;21、可弯部;22、固定部;

3、展平件;31、限位凸起;311、第一凸起;312、第二凸起;

a、竖向部分;b、横向部分;

32、弹性件;

4、胶层。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终端,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虽然图1是以手机为例来进行介绍,但是可以理解的是,该折叠终端不限于是手机,还可以是平板电脑和显示器等。

需要指出的是,该折叠终端是在折叠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展平和折叠之间的切换,由于本实施例的改进点不在于折叠机构,所以附图中未示出折叠机构。

该折叠终端可以是能够发生左右折叠的终端,或者,该折叠终端也可以是能够发生上下折叠的终端,其中,本实施例对折叠终端发生左右折叠还是上下折叠不做限定,附图中可以以左右折叠进行示例。

该折叠终端的折叠可以是内折,也可以是外折。内折也即是,折叠终端折叠后,显示屏2位于内部。外折也即是,折叠终端折叠后,显示屏2位于外部。

如图1所示,该折叠终端包括机身1和显示屏2,显示屏2铺设在机身1的表面。其中,机身1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显示屏2的部件,具体可以是中框,也可以是包括中框的结构。

其中,显示屏2为柔性显示屏,而由于显示屏2为柔性显示屏,其刚度较弱,一般需要补强件来支撑,那么,显示屏2可以包括补强件和屏幕,补强件和屏幕相贴合,形成显示屏2,其中,补强件可以是钢片(Steel Use Stainless,SUS)。那么下文所述的显示屏2具体可以是显示屏2的补强件,或者,显示屏2也可以具体为补强件和屏幕完成贴合后的组件。

其中,本实施例对机身1和显示屏2的具体结构均不做限定,下面将介绍机身1、显示屏2和展平件3三者之间的固定关系,以及实现显示屏2在弯折区域展平的方案。

在一种示例中,由于该折叠终端能够发生折叠,所以,机身1可以包括两个或者更多机身部11,这些机身部11中相邻的两个机身部11转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机身部11可以在折叠结构的作用下实现转动连接。

例如,机身1包括两个机身部11,该折叠终端能够折叠成双屏,又例如,机身1包括三个机身部11,该折叠终端能够折叠成三屏。机身1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机身部11,能够折叠成更多屏。

其中,本实施例对机身1所包括的机身部11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以两个相邻的机身部11进行示例。

为了适应折叠终端的折叠,相应的,显示屏2包括至少一个可弯部21,显示屏2的可弯部21以外的部分用于和机身1固定,可以称为固定部22,所以,显示屏2包括至少一个可弯部21和多个固定部22,每个可弯部21位于相邻的两个固定部22之间。

例如,如果折叠终端能够折叠成双屏,则可弯部21的数量为一个,固定部22的数量为两个。又例如,如果折叠终端能够折叠成三屏,则可弯部21的数量为两个,固定部22的数量为三个。如果折叠终端能够折叠成更多屏,则可弯部21的数量也更多,固定部22的数量也更多。

其中,本实施例对显示屏2所包括的可弯部21的数量以及固定部22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以一个可弯部21和邻近该可弯部21的两个固定部22进行示例。

例如,如图2所示,显示屏2铺设在机身1的表面,且位置相对的固定部22和机身部11固定连接,显示屏2的可弯部21与机身1的机身部11均不固定,以便于在折叠中能够发生拉伸和收缩。

其中,机身1的机身部11和显示屏2的固定部22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是通过胶粘方式实现固定,例如,如图2所示,机身部11和固定部22之间具有胶层4。

为了避免该折叠终端在反复折叠中,显示屏2的可弯部21在折叠处发生形变,而出现在展平状态下却发生塌陷的情况。相应的,如图1所示,该折叠终端包括展平件3,该展平件3位于机身1和可弯部21之间,例如,展平件3的一部分位于其中一个机身部11和可弯部21之间,展平件3的另一部分位于另一个机身部11和可弯部21之间。展平件3被配置为: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对可弯部21施加作用力,使可弯部21展平。

其中,折叠终端的展平状态可以是折叠终端的两个机身部11处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也即是,两个机身部11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折叠终端的折叠状态可以是折叠终端的两个机身部11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度且小于180度的状态,其中,两个机身11之间的夹角为0度时的状态,可以称为折叠终端的对折状态,或者,也可以称为完全折叠状态。

在一种示例中,当显示屏2处于展平状态时,展平件3可以对可弯部21施加朝向固定部22的拉力,以使可弯部21抻平。展平件3也可以对可弯部21施加垂直于固定部22且朝向显示屏2的作用力,以使可弯部21展平。

这样,该折叠终端由于包括展平件3,折叠终端在展平状态下,展平件3能够对显示屏2的可弯部21施加使可弯部21展平的作用力,进而,折叠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后,折叠终端的显示屏在弯折区域能够展平,从而可以增强用户的视觉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上述所述,展平件3可以对显示屏2的可弯部21施加拉力,相应的,这种展平件3的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包括两组限位凸起31,每组限位凸起31均包括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

其中,如图1所示,每个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均为长条状,条形方向和可弯部21的中心线L平行。其中,可弯部21的中心线L可以是可弯部21的折痕线。

如图1所示,两组限位凸起31的第一凸起311分别固定在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两侧,也即是,其中一组限位凸起31的第一凸起311位于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一侧,另一组限位凸起31的第一凸起311位于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另一对侧。

如图1所示,两组限位凸起31的第二凸起312均固定在机身1,例如,分别固定在两个机身部11。也即是,其中一组限位凸起31的第二凸起312固定在其中一个机身部11,另一组限位凸起31的第二凸起312固定在另一个机身部11。

如图2所示,两个第二凸起312位于两个第一凸起311之间,也即是,每组限位凸起31中第一凸起311远离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第二凸起312靠近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继续参考图2所示,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每组限位凸起31的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紧密接触。

其中,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紧密接触,也即是,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接触且两者之间有作用力,两者属于过盈配合。

这样,当折叠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参考图2所示,如果显示屏2的可弯部21发生塌陷或者鼓包的情况,但是由于同一组的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过盈配合,第二凸起312会向第一凸起311施加推力。例如,位于中心线L左侧的第二凸起312会向第一凸起311施加向左的推力,而位于中心线L右侧的第二凸起312会向第一凸起311施加向右的推力,进而,使得可弯部21被抻开而展平。

在一种示例中,每组限位凸起31中的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高度可以与显示屏2和机身1之间的间距相关。例如,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高度可以稍微小于显示屏2和机身1之间的间距,这样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接触面积较大,第二凸起312在推动第一凸起311中,不容易错开。

其中,本实施例对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高度不做限定,能够实现,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同一组第二凸起312能够推动第一凸起311,使可弯部21展平即可。

在一种示例中,由于机身1和显示屏2之间的距离比较小,那么,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高度也比较小,如果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高度过小,那么,第二凸起312在推动第一凸起311中,会出现两者相互错开的情况,例如,中心线L左侧的第二凸起312会错过第一凸起311移动至第一凸起311的左侧,中心线L右侧的第二凸起312会错过第一凸起311移动至第一凸起311的右侧。

为了避免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因高度较小,而出现第二凸起312在推动第一凸起311中发生错开的情况,相应的,如图3所示,机身1在和可弯部21相对的位置具有凹槽12。这样,由于凹槽12的存在,使得可弯部21和机身1之间的间距也增大了,每组限位凸起31的第二凸起312均位于凹槽12中,使得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高度也可以增大,一旦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高度比较大,便可以避免第二凸起312在推动第一凸起311中而发生错开第一凸起311的情况。

其中,本实施例对机身1在对应可弯部21处是否设置凹槽12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关于每组限位凸起31中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形状,如图1并参考图2所示,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呈矩形状。

又例如,如图4并参考图5所示,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呈L型,该形状的凸起可以称为L型凸起结构。

那么,如图4所示,第一凸起311包括竖向部分a和横向部分b,第二凸起312也是包括竖向部分a和横向部分b。

如图4所示,两个第一凸起311的竖向部分a均和可弯部21固定,两个第一凸起311的横向部分b的位置相互靠近。两个第二凸起312的竖向部分a均和机身1固定,两个第二凸起312的横向部分b的位置相互远离。

如图5所示,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每个第一凸起311的横向部分b和同组的第二凸起312的竖向部分a紧密接触,每个第一凸起311的竖向部分a和同组的第二凸起312的横向部分b紧密接触。

其中,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竖向部分a和横向部分b之间的夹角可以为圆角直角。

其中,本实施例对每组限位凸起31的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能够实现向可弯部21施加使其抻开展平的作用力即可。

如上述所述,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展平件3也可以通过对可弯部21施加垂直可弯部21且指向背对机身1的方向的作用力,来使可弯部21展平。相应的,如图6所示,展平件3可以包括两个弹性件32,两个弹性件32位于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两侧。如图7所示,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两个弹性件32接触且均与可弯部21紧密接触。当折叠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弹性件32相互远离,可以参考图8所示,为折叠终端处于对折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弹性件32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弹性,在厚度方向能够发生压缩,当显示屏2处于展平状态时,弹性件32压缩在可弯部21和机身1之间,以实现弹性件32和可弯部21之间的紧密接触。

在一种示例中,弹性件32的材质可以是,硅胶垫或者铜箔或泡棉等。硅胶垫或者铜箔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厚度方向能够发生压缩,且在使其压缩的外力撤去以后,能够发生回弹。

在一种示例中,由于可弯部21主要是容易在折痕处发生塌陷或者鼓包的情况,例如,可弯部21容易在中心线L处发生塌陷或者鼓包,那么,弹性件32的厚度可以由弹性件3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弹性件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位置相对,第一端为位于可弯部21的中心线L处的一端,可以参见图6和图7所示。

在一种示例中,弹性件32的表面的形状可以为弧状,以实现弹性件32的厚度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例如,如图6所示,弹性件32的靠近可弯部21的表面的形状为弧状。或者,也可以是,弹性件32的背对可弯部21的表面为弧状。

当然,弹性件32在各个位置的厚度也可以相等,也即是,弹性件32由其第一端至其第二端的各个位置的厚度均相等。

其中,本实施例对弹性件32的厚度分布不做限定,能够实现当折叠终端展平时,弹性件32在靠近中心线L的位置发生压缩,对可弯部21施加垂直向上的作用力,使可弯部21展平即可。

如上述所述,包括两个弹性件32位于机身1和可弯部21之间,那么,关于弹性件32的固定关系,一种情况可以是,弹性件32可以固定在机身1的机身部11,例如,如图6所示,位于可弯部21的中心线L同一侧的弹性件32和机身部11固定,其中,弹性件32的靠近中心线L的第一端和机身部11的靠近中心线L的第一端可以齐平,以便于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两个弹性件32能够接触,将可弯部21顶起而展平。

在一种示例中,弹性件32也可以与显示屏2固定连接,如图9所示,位于可弯部21的中心线L同一侧的弹性件32和显示屏2固定连接,且弹性件32和可弯部21不固定,以便于弹性件32不会影响可弯部21的弯曲折叠。

例如,如图9所示,弹性件32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分与固定部22固定连接,而弹性件32的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与可弯部21不固定。其中,弹性件32的第一端也即是靠近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一端,弹性件32的第二端也即是远离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一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位置相对。

其中,本实施例对上述弹性件32是与机身1的机身部11固定连接,还是与显示屏2的固定部22固定连接,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上述所述的弹性片32是通过厚度方向的伸缩弹性而使可弯部21展平,下面将介绍另一种弹性片32,也能够使可弯部21展平。

如图10所示,弹性件32为厚度比较薄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机身1的机身部11固定,金属弹片的另一端相对于机身1的机身部11翘起且和中心线L的位置相对,如图11所示,金属弹片压缩在可弯部21和机身1之间。

如图10所示,每个弹性件32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固定部分和翘起部分,固定部分用来与机身部11固定,翘起部分相对于机身部11翘起,翘起部分能够相对于固定部分绕着连接处转动,从而使得弹性件32具有弹性。

其中,翘起部分的远离固定部分的一端和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位置相对,例如,两者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这样,当折叠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如图11所示,弹性件32的翘起部分和可弯部21紧密接触,对可弯部21施加垂直可弯部21并指向可弯部21的作用力,使可弯部21展平。

其中,本实施例对弹性件3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能够实现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弹性件32和可弯部21紧密接触,将可弯部21顶直即可。

基于上述所述,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能够对可弯部21施加作用使可弯部21展平的展平件3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展平件3包括上述所述的两组限位凸起31,每组限位凸起31包括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通过第二凸起312对同一组的第一凸起311产生推力,使得与第一凸起311固定连接的可弯部21抻开而展平。

方案二,展平件3可以包括上述所述的两个弹性件32,弹性片32可以沿着厚度方向具有压缩弹性,也可以为金属弹片。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通过弹性件32对可弯部21施加垂直可弯部21且指向可弯部21的作用力,使可弯部21受压而展平。

方案三,展平件3可以既包括上述所述的两组限位凸起31,也包括上述所述的两个弹性件32,通过限位凸起31和弹性件32共同作用,而促使可弯部21在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下展平。

在本申请所示的方案中,该折叠终端由于包括展平件,折叠终端在展平状态下,展平件能够对显示屏的可弯部施加使可弯部展平的作用力,进而,折叠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后,折叠终端的显示屏在弯折区域能够展平,从而可以增强用户的视觉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终端,其中,该折叠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和显示器等。

其中,该折叠终端是在折叠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展平和折叠之间的切换,由于本实施例的改进点不在于折叠机构,所以附图中未示出折叠机构。

该折叠终端可以是能够发生左右折叠的终端,或者,该折叠终端也可以是能够发生上下折叠的终端,其中,本实施例对折叠终端发生左右折叠还是上下折叠不做限定,附图中可以以左右折叠进行示例。

该折叠终端的折叠可以是内折,也可以是外折。内折也即是,折叠终端折叠后,显示屏位于内部。外折也即是,折叠终端折叠后,显示屏位于外部。

如图12所示,该折叠终端包括机身1和显示屏2,显示屏2铺设在机身1的表面。其中,机身1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显示屏2的部件,具体可以是中框,也可以是包括中框的结构。

其中,显示屏2为柔性显示屏,而由于显示屏2为柔性显示屏,其刚度较弱,一般需要补强件来支撑,那么,显示屏2可以包括补强件和屏幕,补强件和屏幕相贴合,形成显示屏2,其中,补强件可以是钢片(Steel Use Stainless,SUS)。那么下文所述的显示屏2具体可以是显示屏2的补强件,或者,显示屏2也可以具体为补强件和屏幕完成贴合后的组件。

其中,本实施例对机身1和显示屏2的具体结构均不做限定,下面将介绍实现显示屏2在弯折区域展平的方案。

在一种示例中,由于该折叠终端能够发生折叠,所以,机身1可以包括多个机身部11,这多个机身部11中相邻的两个机身部11转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机身部11可以在折叠结构的作用下实现转动连接。

例如,机身1包括两个机身部11,该折叠终端能够折叠成双屏,又例如,机身1包括三个机身部11,该折叠终端能够折叠成三屏。其中,本实施例对机身1所包括的机身部11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以两个相邻的机身部11进行示例。

为了适应折叠终端的折叠,相应的,显示屏2包括至少一个可弯部21,显示屏2的可弯部21以外的部分用于和机身1固定,可以称为固定部22,所以,显示屏2包括至少一个可弯部21和多个固定部22,每个可弯部21位于相邻的两个固定部22之间。

例如,如果折叠终端能够折叠成双屏,则可弯部21的数量为一个,固定部22的数量为两个。又例如,如果折叠终端能够折叠成三屏,则可弯部21的数量为两个,固定部22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本实施例对显示屏2所包括的可弯部21的数量以及固定部22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以一个可弯部21和邻近该可弯部21的两个固定部22进行示例。

如图13所示,当显示屏2处于展平状态时,可弯部21和机身1紧密接触。其中,可弯部21和机身1紧密接触,也即是,可弯部21和机身1之间接触且有相互挤压的作用力。

如图13所示,可弯部21和机身1紧密接触,也即是,可弯部21的一部分和机身1的一个机身部11紧密接触,可弯部21的另一部分和机身1的另一个机身部11紧密接触。

这样,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由于可弯部21和机身1紧密接触,那么,如果可弯部21发生塌陷的情况,则机身1对可弯部21施加挤压力,促使可弯部21展平。

在一种示例中,由于可弯部21主要是容易在折痕处发生塌陷或者鼓包的情况,例如,可弯部21容易在中心线L处发生塌陷或者鼓包,那么,如图12并参考图13所示,可弯部21的厚度可以由可弯部21的中心线L向中心线L的两侧逐渐减小。

当然,可弯部21在各个位置的厚度也可以相等,也即是,可弯部21由其中心线L向其中心线L的两侧的各个位置的厚度均相等。

在一种示例中,该折叠终端也可以包括上述所述的展平件3,其中,展平件3可以包括上述所述的限位凸起31,也可以包括上述所述的弹性件32,还可以包括限位凸起31和弹性件32。

在本申请所示的方案中,当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由于可弯部和机身紧密接触,那么,如果可弯部发生塌陷,则机身会对可弯部施加挤压力,促使可弯部展平,进而折叠终端的显示屏在弯折区域能够展平,从而可以增强用户的视觉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显示屏(2)和展平件(3);

所述显示屏(2)位于所述机身(1)的表面,所述显示屏(2)包括可弯部(21);

所述展平件(3)位于所述机身(1)和所述可弯部(21)之间,所述展平件(3)被配置为: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对所述可弯部(21)施加作用力,使所述可弯部(21)展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件(3)包括两组限位凸起(31),每组限位凸起(31)包括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

两组限位凸起(31)的第一凸起(311)分别固定在所述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两侧,两组限位凸起(31)的第二凸起(312)分别固定在所述机身(1),且两个所述第二凸起(31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311)之间;

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每组限位凸起(31)的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每组限位凸起(31)的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均为L型凸起结构;

每个第一凸起(311)的竖向部分(a)和所述可弯部(21)固定,两个所述第一凸起(311)的横向部分(b)的位置相互靠近;

每个第二凸起(312)的竖向部分(a)和所述机身部(1)固定,两个所述第二凸起(312)的横向部分(b)的位置相互远离;

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每个第一凸起(311)的横向部分(b)和同组的第二凸起(312)的竖向部分(a)紧密接触,每个第一凸起(311)的竖向部分(a)和同组的第二凸起(312)的横向部分(b)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件(3)包括两个弹性件(32),所述两个弹性件(32)位于所述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两侧;

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两个弹性件(32)接触且均与所述可弯部(21)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弹性,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弹性件(32)压缩在所述可弯部(21)和所述机身(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的厚度由所述弹性件(3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弹性件(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端为位于所述可弯部(21)的中心线(L)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和所述机身(1)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的靠近第二端的部分与所述显示屏(2)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为硅胶垫、铜箔和泡棉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为金属弹片;

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机身(1)固定,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机身(1)翘起且和所述中心线(L)的位置相对,所述金属弹片压缩在所述可弯部(21)和所述机身(1)之间。

11.一种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和显示屏(2);

所述显示屏(2)位于所述机身(1)的表面;

所述显示屏(2)包括可弯部(21),当所述折叠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可弯部(21)和所述机身(1)紧密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部(21)的厚度由所述可弯部(21)的中心线(L)向所述中心线(L)的两侧逐渐减小。

CN202111086824.1A 2021-09-16 2021-09-16 折叠终端 Pending CN1158115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824.1A CN115811565A (zh) 2021-09-16 2021-09-16 折叠终端
US17/708,990 US11811958B2 (en) 2021-09-16 2022-03-30 Foldable terminal
EP22165368.6A EP4152123B1 (en) 2021-09-16 2022-03-30 Foldab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824.1A CN115811565A (zh) 2021-09-16 2021-09-16 折叠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1565A true CN115811565A (zh) 2023-03-17

Family

ID=8130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6824.1A Pending CN115811565A (zh) 2021-09-16 2021-09-16 折叠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11958B2 (zh)
EP (1) EP4152123B1 (zh)
CN (1) CN11581156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7971B1 (ko) 2014-02-21 2017-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철식 기기
CN105611006B (zh) * 2015-12-29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柔性屏的可折叠终端
US10488887B2 (en) 2016-10-04 2019-11-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10082839B1 (en) * 2017-06-21 2018-09-25 Dell Products L.P. 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hinge and ramp support structure
CN108322567B (zh) * 2018-02-01 2019-11-08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PH12021552722A1 (en) * 2019-05-31 2022-07-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protection structure
KR102603462B1 (ko) * 2019-07-08 2023-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11958B2 (en) 2023-11-07
EP4152123A1 (en) 2023-03-22
EP4152123B1 (en) 2024-08-14
US20230085123A1 (en)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63996B1 (en) 2024-12-04 Flexible screen and foldable device
US10827631B2 (en) 2020-11-03 Foldable display an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EP3352044A1 (en) 2018-07-25 Mobile terminal folding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817026B2 (en) 2020-10-27 Foldable terminal
CN111489653B (zh) 2022-04-08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2085951B1 (ko) 2020-03-06 폴딩 가능한 단말
CN205858944U (zh) 2017-01-04 应用于软性显示屏幕的可转联结装置
JP3164598U (ja) 2010-12-09 折り畳み可能な電子装置
WO2020029605A1 (zh) 2020-02-13 可折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238848A1 (zh) 2021-12-02 电子设备
CN111262970B (zh) 2024-08-20 可折叠设备及安装方法
CN111352536A (zh) 2020-06-30 电子设备
CN110807993B (zh) 2021-10-22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811565A (zh) 2023-03-17 折叠终端
CN210270670U (zh) 2020-04-07 一种滑动式双屏扩展显示终端
CN109981853B (zh) 2023-11-10 一种柔性屏终端折叠组件
CN115691336A (zh) 2023-02-03 折叠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CN213461837U (zh) 2021-06-15 柔性显示屏的支撑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613142B (zh) 2021-11-23 滑动式柔性显示装置
CN209691262U (zh) 2019-11-26 折叠组件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5174714B (zh) 2024-11-19 可折叠电子设备及其压合件
CN114627761B (zh) 2023-10-13 折叠屏及显示装置
CN109285458B (zh) 2024-06-04 一种柔性屏幕的弯曲机构
CN209691264U (zh) 2019-11-26 折叠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CN216980035U (zh) 2022-07-15 一种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2023-03-17 PB01 Publication
2023-03-17 PB01 Publication
2023-04-04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2023-04-04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