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闐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7/%E5%92%8C%E9%98%97%E4%BD%8D%E7%BD%AE%E5%9B%BE1820.svg/220px-%E5%92%8C%E9%98%97%E4%BD%8D%E7%BD%AE%E5%9B%BE1820.svg.png)
此條目介紹的是古代的和田。关于現代的和田,请见「和田地區」。
和闐(tián)(維吾爾語:خوتەن,拉丁维文:Hoten),清代新疆城名,即額里齊(今新疆和田市),由于闐轉音而來。清代中期以後用作地區名,包括新疆哈喇哈什河以西,塔里木河以南,崑崙山至可可西里山以北的廣大地區,由和闐辦事大臣管轄。
清末,以其地置和闐直隸州,隸屬於喀什噶爾道,領兩縣。中華民國初年廢州,以喀什噶尔道领县。1920年析喀什噶爾道置和闐道,後改為和闐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和闐為和田,設和田地区及和田市。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