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國歌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Sat Oct 23 2021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СССР(俄文) | |
---|---|
Gosudarstvenny Gimn SSSR(俄文羅馬化) | |
![]() | |
![]() ![]() | |
作詞 | 谢尔盖·米哈尔科夫 葛布列·艾爾瑞傑斯坦 |
作曲 |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夫,1939年 |
採用 | 1944年1月1日 1977年9月1日 (修订歌词) |
廢止 | 1991年12月26日 (作为苏联国歌) 1990年11月23日 (作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 |
音频样本 |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 (演奏版) |
![]() | |
---|---|
![]() | 胜利的惊雷,响起来吧! |
![]() | 吾主在锡安是何等光荣 |
![]() | 俄罗斯人的祈祷 |
![]() | 天佑沙皇 |
![]() ![]() | 工人馬賽曲 |
![]() ![]() | 国际歌 |
![]() ![]() 1944 - 1953 1953 - 1977 1977 - 1991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 原歌词 无歌词 修订歌词 |
![]() ![]() | 爱国歌 |
![]() | 俄羅斯聯邦國歌 |
外部视频链接 |
---|
![]() |
![]() |
此條目介紹的是1944年以后的苏联国歌。关于在此之前的苏联国歌,请见「国际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СССР,羅馬字轉寫:Gosudarstvenny Gimn SSSR),是1944年之后的苏联国歌,其中文非正式曲名又依首句为《牢不可破的联盟》。其旋律重新填词后成为《俄罗斯联邦国歌》,自2000年使用至今。[1][2]
此曲原為全联盟共产党(布)的非正式黨歌,作於1938年,由瓦西里·列别捷夫-庫馬奇作詞,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夫作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蘇聯政府決定制定一首能激勵民心的新國歌,於是在謝爾蓋·米哈爾科夫和葛布列·艾爾瑞傑斯坦兩人合作寫出新歌詞後,《牢不可破的聯盟》於1944年3月15日首次在苏联电台播放,正式取代《国际歌》,成為苏联的国歌。
由於當時在斯大林執政時期,對他的崇拜十分盛行,故在原歌詞中斯大林亦有被提及。但隨著斯大林1953年去世後在蘇共二十大上受到赫鲁晓夫的批判,歌頌他的歌詞亦不被採納,此時只演奏歌曲,歌詞則廢棄不用。直到1977年由原歌詞作者之一的謝爾蓋·米哈爾科夫重新修改歌詞。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罗斯联邦改爲使用米哈伊尔·格林卡的《愛國歌》(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 Песня)作為國歌,直到俄羅斯國家杜馬於2000年12月8日通過關於國歌、国旗和国徽的法律草案,決定把《牢不可破的聯盟》經修改歌詞後重新定為《俄羅斯聯邦國歌》。新的修訂版本仍然由原歌詞作者之一的谢尔盖·米哈尔科夫作词,歌詞被大幅修改,不再提及“列寧”、“共產主義”與“蘇聯”,而將其替代為歌頌俄羅斯故土的幅員遼闊與資源豐富等內容。[1][2]
俄语 |
转写 |
發音轉寫(IPA) |
Союз нерушимый республик свободных
Припев:
Сквозь грозы сияло нам солнце свободы, Припев
В победе бессмертных идей коммунизма Припев[3] |
Sojuz nerušimyj respublik svobodnyh
Pripev:
Skvozj grozy sijalo nam solnce svobody, Pripev
V pobede bessmertnyh idej kommunizma Pripev |
[sɐˈjus nʲɪruˈʂɨmɨj rʲɪsˈpublʲɪk svɐˈbodnɨx]
[prʲɪˈpʲef]
[skvəzʲˈɡrozɨ sʲɪˈjalɐ nam ˈsontsɪ svɐˈbodɨ] [prʲɪˈpʲef]
[f‿pɐˈbʲedʲɪ bʲɪˈsmʲɛrtnɨx ɪˈdʲej kəmuˈnʲizmə] [prʲɪˈpʲef] |
中文译文1 |
中文译文2 |
中文译文3 |
|
副歌:
|
副歌:
|
俄语 |
转写 |
發音轉寫(IPA) |
Союз нерушимый республик свободных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Сквозь грозы сияло нам солнце свободы,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Мы армию нашу растили в сраженьях.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
Sojuz nerušimyj respublik svobodnyh
Slavjsä, Otečestvo naše svobodnoje,
Skvozj grozy sijalo nam solnce svobody,
Slavjsä, Otečestvo naše svobodnoje,
My armiju našu rastili v sraženjäh,
Slavjsä, Otečestvo naše svobodnoje, |
[sɐˈjʉs nʲɪrʊˈʂɨmɨj rʲɪsˈpublʲɪk svɐˈbodnɨx]
[ˈslafʲsʲə ɐˈtʲetɕɪstvə ˈnaʂɨ svɐˈbodnəjə]
[ˈskvosʲ ˈgrozɨ sʲɪjæˈlə ˈnam ˈsontsɨ svɐˈbodɨ]
[ˈslafʲsʲə ɐˈtʲetɕɪstvə ˈnaʂɨ svɐˈbodnəjə]
[ˈmɨ ˈarmʲɪjʉ ˈnaʂʊ rɐsʲˈtʲilʲɪ f‿srɐˈʐɛnʲjəx]
[ˈslafʲsʲə ɐˈtʲetɕɪstvə ˈnaʂɨ svɐˈbodnəjə] |
中文译文1 |
中文译文2 |
|
|
*每段副歌第二行的第一個字均不同。

- ^ 1.0 1.1 Гимн СССР.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 Факты о песне., текст песни.. Интересные факты о песнях.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7).
- ^ 2.0 2.1 Lemaire, Frans C. Musique du XXe siècle en Russie et dans les anciennes Républiques soviétiques. Giperion. 2003 [2020-06-08]. ISBN 978-5-89332-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俄语).
- ^ Утверждён указом Президиума Верховного Совета СССР от 27 мая 1977 года
- ^ Утверждён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ем Политбюро ЦК ВКП(б) от 14 декабря 1944 года
- 俄羅斯國歌博物館 (俄文) 英語版(英文)
- 蘇聯國歌(1977年版)[失效連結]
- 作曲者: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 改编后:《俄羅斯聯邦國歌》
- 原国歌:《国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