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wikipedia.org

镂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镂空花篮,英国弓瓷,约1754–1755
A gold bracelet with a pattern and writing created by making holes in the bracelet
来自霍克森宝藏的古罗马金手镯。[1]
印度艾哈迈达巴德西迪赛义德清真寺的错综复杂的镂空。

镂空(英语:openwork或open-work)是艺术建筑及相关领域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通过在金属、木材、石头、陶器、布、皮革或象牙等固体材料上开孔、穿孔或缝隙而产生装饰的任何技术。[2]这种技术在许多文化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该术语相当灵活,既可用于建筑设计,也可用于在普通材料上进行切割或打洞。同样,使用模具铸造等技术在一个阶段创建整个设计,这在镂空作品中也很常见。虽然很多镂空作品的效果是依靠观众直接看到物体,但有些作品在镂空作品的后面放置了不同的材料作为背景。

通常使用镂空的技术或风格包括纺织品中所有的花边和剪裁类型,包括安哥拉花边和许多其他类型。木头上的镂空工艺被用于各种类型的物品。镂空工艺在珠宝中一直被大量使用,尤其是为了节省昂贵的材料和重量。例如,Opus interrasile是古罗马和拜占庭珠宝中使用的一种装饰,用打孔器刺穿细金条。[3]其他技术使用模具铸造,或用金属丝或小金属条构建设计。基本上扁平的物体很容易用粘土或其他材料的模具来铸造,这种技术在中国古代就已经知道了,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至1046年的商朝之前。[4]在更大规模的金属制品中,锻铁铸铁的装饰往往用到镂空。

斯泰基金属制品通常佩戴在人身上,或至少由马车携带,大量使用镂空,[5]可能部分是为了减轻重量。Sukashibori(大致翻译为“透视作品”)是日本术语,涵盖了许多在日本艺术中非常流行的镂空技术。[6]

在陶器中,如果排除筛子之类的器物(西方从古典时期就有镂空的底座),装饰性镂空长期以来一直是东亚陶瓷的主要特征,韩国陶瓷从很早就开始特别喜欢这种技术。[7]在18世纪之前的欧洲陶瓷中很少使用它,当时主要使用格子面板的设计在洛可可式陶瓷“篮子”中流行,后来在英国银托盘中也很流行。镂空部分可以通过在烧制前切割成传统的实体来制作,也可以通过使用粘土条来制作,后者通常在模仿松散的柳条制品时使用。在玻璃中,镂空不太常见,但壮观的古罗马笼形杯将其用作装饰性外层。

某些类型的物体自然适合甚至需要镂空,这样可以让空气流过屏风、炉子或香炉、绒球、[8]洒水器、通风格栅和面板,以及供暖系统的各个部分。对于外部幕墙,镂空设计允许向外看,但不能向内看。对于大门和其他类型的幕墙,需要安全性,但也可能需要可视性。

建筑中,镂空有多种形式,包括窗饰栏杆女儿墙,以及多种屏风。在伊斯兰世界特别常见的各种屏风类型包括石材贾里和木头等同物,如马什拉比亚。壁炉钟楼通常包括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元素,以便在远处听到声音,而且这些通常被用作装饰用途。在哥特式建筑中,一些整个尖顶都是镂空的。沙特尔大教堂西侧的两个尖顶中,较晚的一个大部分是镂空的。除了石头和木头之外,材料的范围还包括,它可用于窗户(通常不上釉)和屏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建筑也被描述为镂空。在这里,镂空结构对工程至关重要,它不仅减轻了重量,还减少了风阻[9]

从14世纪早期弗莱堡大教堂的尖顶开始,其中穿孔的石雕由铁箍固定在一起,根据罗伯特·博克的说法,镂空尖顶代表了“哥特式结构倾向的激进但合理的延伸”。[10]安东尼奥·高迪巴塞罗那圣家堂的18个镂空尖顶代表了这种哥特式趋势的产物。由高迪于1884年设计并开始建造,直到21世纪仍未完成。

  • 中国青铜斧头,商代

    中国青铜斧头,商代

  • 铸造的卢里斯坦青铜镂空针头,伊朗,约公元前1000 – 650年

    铸造的卢里斯坦青铜镂空针头,伊朗,约公元前1000 – 650年

  • 凯尔特装饰性金镶嵌,约公元前 420 年

    凯尔特装饰性金镶嵌,约公元前 420 年

  • 青铜鄂尔多斯文化牌匾,来自斯基泰艺术的东端,公元前4世纪;一只被狼袭击的鹿

    青铜鄂尔多斯文化牌匾,来自斯基泰艺术的东端,公元前4世纪;一只被狼袭击的鹿

  • 在黑山发现的4世纪罗马玻璃笼杯

  • 青铜扣,格鲁吉亚,公元1至4世纪

  • 日本华盖仪式祭祀旗帜,镀金青铜,7世纪

    日本华盖仪式祭祀旗帜,镀金青铜,7世纪

  • 东大寺,8世纪

  • 彭特尼宝藏中的盎格鲁撒克逊胸针

  • 带镂空盖子的香盒,韩国,高丽王朝,11–12世纪,青铜

    带镂空盖子的香盒,韩国,高丽王朝,11–12世纪,青铜

  • 中国藤蔓玉饰,晋代

  • 波斯香炉,约11世纪

    波斯香炉,约11世纪

  • 法国,1220 – 1240

    法国,1220 – 1240

  • 埃塞俄比亚游行十字架的头像,13或14世纪

    埃塞俄比亚游行十字架的头像,13或14世纪

  • 象牙箱子,伊斯兰西班牙或埃及,13或14世纪

    象牙箱子,伊斯兰西班牙或埃及,13或14世纪

  • 戈沙万克的亚美尼亚十字架石细节图,1291年。装饰没有直接切穿石板,因此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浮雕,给人一种镂空的印象。

    戈沙万克的亚美尼亚十字架石细节图,1291年。装饰没有直接切穿石板,因此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浮雕,给人一种镂空的印象。

  • 中国木漆屏风

    中国木漆屏风

  • 来自伊朗的钢匾。一套8件中的一件,可能用于固定在木头上,可能在皇家陵墓中,17世纪

    来自伊朗的钢匾。一套8件中的一件,可能用于固定在木头上,可能在皇家陵墓中,17世纪

  • 镂空六角形碗,约1731 – 1752,日本,艺术家不详,釉上彩炻器

    镂空六角形碗,约1731 – 1752,日本,艺术家不详,釉上彩炻器

  • 美国椅子,1760 – 80,由托马斯·齐本德尔设计

    美国椅子,1760 – 80,由托马斯·齐本德尔设计

  • 带镂空把手的莲花杯,中国,大概公元19世纪,犀牛角

    带镂空把手的莲花杯,中国,大概公元19世纪,犀牛角

  • 日本翼刀,19世纪初

    日本翼刀,19世纪初

  • 非洲舞者的头饰,木头

    非洲舞者的头饰,木头

  • Detail of handkerchief in button-hole embroidery. Germany or Switzerland, 19th century.

  • 在婆罗浮屠,数百尊佛像坐落在镂空佛塔内。

    婆罗浮屠,数百尊佛像坐落在镂空佛塔内。

  • 沙特尔大教堂西侧。左边的塔主要是镂空的

  • 弗赖堡大教堂的二级尖顶

  • 阿尔罕布拉宫的窗户

  • 哈德威克庄园,英格兰

  • 1590年代奥地利谷仓的砖窗

    1590年代奥地利谷仓的砖窗

  • 德国哥特式复古栏杆

  • 煤气灯的铸铁支架,维也纳

  1. ^ British Museum Ref:1994,0408.29
  2. ^ "Openwork."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May 26, 2015, subscription requir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ir article reads, in full: "Any form of decoration that is perforated". OED "Openwork", 1, where all examples cited from earlier than 1894 are hyphenated, though this is now less common than the single word.
  3. ^ Diane Favro, et al. "Rome, ancient, s 5, ii."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May 27, 2015, subscription required
  4. ^ Department of Asian Art.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Bronze Age of Chi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0–. (October 2004)
  5. ^ Timothy Taylor. "Scythian and Sarmatian art."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May 27, 2015, subscription required
  6. ^ Tokyo National Museum. 和英対照日本美術鑑賞の手引(An Ai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 Art). 1976: 132/133. (revised edition; 1964 first ed.), p.132/133
  7. ^ Whitfield, Roger (ed), Treasures from Korea: Art Through 5000 Years, p. 68, 1984, British Museum Publications, ISBN 0-7141-1430-8, 9780714114309. Openwork bases and pedestals "becam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dominant forms in ceramics" in the Gaya confederacy period.
  8. ^ Aftel, mandy, Fragrant: The Secret Life of Scent, 2014, Penguin, ISBN 1101614684, 9781101614686, p. 12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Harriss, Joseph. The Eiffel Tower:Symbol of an Age. London: Paul Elek. 1975: 63. ISBN 0236400363.
  10. ^ Robert Bork, "Into Thin Air: France, Germany,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Openwork Spire" The Art Bulletin 85.1 (March 2003, pp. 25–53), p 25.
  11. ^ The whole pie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C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