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wikipedia.org

芝麻球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Thu Sep 27 2007

疑似惡作劇

此頁面之真實性有待商榷,其部分或全部內容可能屬於惡作劇,或含有需要改正的錯誤。
請謹慎確認用於佐證相關頁面或章節之可靠來源,並為缺乏參考資料佐證之內容添加可靠來源。若內容無法獲得證實,應考慮將頁面提交存廢討論,或移除有問題的相關章節。對於明顯的惡作劇,則應依相關準則提交快速刪除。此外,您亦可於討論頁進一步討論頁面內容。

煎堆
黑白芝麻煎䭔連餡料
正在制作煎堆的师傅
芝麻球
汉语煎䭔 煎堆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 jiānduī
闽语
閩南語白話字 tsuann-tui
粤语
粵拼 zin1 deoi1
耶魯拼音 jīn dēui
漢語別稱
繁体字 麻糰
简化字 麻团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 mátuán
闽语
閩南語白話字 mâ-thn̂g
粤语
粵拼 maa4 tyun4
耶魯拼音 mà tyùn

芝麻球,又称煎堆(「堆」正寫作䭔[1][2]),是中國傳統油炸麵食的一種,可追溯的起源為唐朝中原地區,後流行于中国各地。以糯米粉團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有麻茸豆沙等餡料。也是廣東及香港澳門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另有一種石榴花煎堆,上面有紅色花狀物體,形似石榴,寓意多子。煎堆在香港粥品店會視作油器發售,而部份香港酒樓也會視之為點心發售。在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被視為常見點心的一種。

粤港澳地区,被称作煎堆东北地区川渝地区,被稱作麻圆華北地區稱为麻糰浙地區麻球武漢地区稱欢喜坨广西油堆海南珍袋闽东地区稱為馬蛋烰油。臺灣則稱為芝麻球

煎堆的起源可追溯至唐朝,煎堆(當時叫碌堆)是長安宮廷的食品,初唐詩人王梵志有詩云:「貪他油煎䭔,愛若菠蘿蜜。」後來不少中原人南遷,就把煎堆帶到南方,成為廣東著名的油器之一。

  1. ^ 字典中 䭔 字的解释 zdic.net 漢 典 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蜀人呼蒸餠爲䭔([食追])
  2. ^ 課堂 60 煎䭔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