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wiktionary.org姓氏 - 维基词典,自由的多语言词典跳转到内容 姓氏 正體/繁體 (姓氏) 姓 氏 簡體 #(姓氏) 姓 氏 官話 (拼音):xìngshì (注音):ㄒㄧㄥˋ ㄕˋ 粵語 (粵拼):sing3 si6 客家語 (四縣,白話字):siang-sṳ 閩東語 (平話字):séng-sê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sèng-sǐ / sèng-sī / sèⁿ-sī / sìⁿ-sī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sên2 si6 吳語 (上海,吳語學堂拼音):5shin-zy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xìngshì 注音:ㄒㄧㄥˋ ㄕˋ 通用拼音:sìngshìh 威妥瑪拼音:hsing4-shih4 耶魯官話拼音:syìng-shr̀ 國語羅馬字:shinqshyh 西里爾字母轉寫:синши (sinši)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ɕiŋ⁵¹⁻⁵³ ʂʐ̩⁵¹/ 同音詞:[展開/摺疊]編姓氏幸事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sing3 si6 耶魯粵拼:sing sih 廣州話拼音:sing3 si6 廣東拼音:xing3 xi6 國際音標 (幫助):/sɪŋ³³ siː²²/ 客家語 (四縣話,包括苗栗和美濃) 白話字:siang-sṳ 客家語拼音:xiang sii 客家話拼音:xiang4 si4 國際音標:/si̯aŋ⁵⁵ sɨ⁵⁵/ 閩東語 (福州話) 平話字:séng-sê 國際音標 (幫助):/siŋ²¹³⁻⁵³ (s-)nɛi²⁴²/ 閩南語 (泉漳話:泉州) 白話字:sèng-sǐ 臺羅:sìng-sǐ 國際音標 (泉州):/siɪŋ⁴¹⁻⁵⁵⁴ si²²/ (泉漳話:臺灣話(常用)、廈門、漳州) 白話字:sèng-sī 臺羅:sìng-sī 普實台文:seangsi 國際音標 (高雄):/siɪŋ²¹⁻⁴¹ si³³/ 國際音標 (臺北):/siɪŋ¹¹⁻⁵³ si³³/ 國際音標 (廈門, 漳州):/siɪŋ²¹⁻⁵³ si²²/ (泉漳話:高雄、檳城) 白話字:sèⁿ-sī 臺羅:sènn-sī 普實台文:sveasi 國際音標 (檳城):/sɛ̃²¹⁻³³ si²¹/ 國際音標 (高雄):/sẽ²¹⁻⁴¹ si³³/ (泉漳話:臺北) 白話字:sìⁿ-sī 臺羅:sìnn-sī 普實台文:sviesi 國際音標 (臺北):/sĩ¹¹⁻⁵³ si³³/ (潮州話) 潮州話拼音:sên2 si6 模仿白話字:séⁿ sĭ 國際音標 (幫助):/sẽ⁵²⁻³⁵ si³⁵/ 吳語 (太湖片:上海) 吳語學堂拼音:5shin-zy 吳音小字典:shin去 zy 維基詞典羅馬化 (上海話):2xin-zr 國際音標 (上海):/ɕin³³ zz̩⁴⁴/ 姓氏 表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 (閩南語) 字姓 詞中漢字 姓 氏 せい常用漢字 し四年級 漢音 (東京) せーし [séꜜèshì] (頭高型 – [1])[1][2][3]國際音標(幫助): [se̞ːɕi] 姓(せい)氏(し) • (seishi) 姓(かばね) (kabane) 和氏(うじ) (uji)的合稱 姓氏 詞中漢字 姓 氏 しょう常用漢字 し > じ四年級 吳音 (東京) しょーじ [shóꜜòjì] (頭高型 – [1])[1]國際音標(幫助): [ɕo̞ːʑi] 姓(しょう)氏(じ) • (shōji) 同上 ↑ 1.0 1.1 2006,大辞林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 1998,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 1997,新明解国語辞典(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143-0 此字詞中的漢字姓氏 姓氏 (seongssi) (韓文 성씨) 성씨 (seongssi)的漢字?:姓氏。 分类:有同音詞的官話詞漢語詞元官話詞元粵語詞元客家語詞元閩東語詞元泉漳話詞元潮州話詞元吳語詞元漢語名詞官話名詞粵語名詞客家語名詞閩東語名詞泉漳話名詞潮州話名詞吳語名詞有國際音標的漢語詞帶「姓」的漢語詞帶「氏」的漢語詞寫作「姓」讀作「せい」的日語詞寫作「氏」讀作「し」的日語詞使用音讀的日語詞有國際音標的日語詞日語詞元日語名詞有中學漢字的日語詞有四年級漢字的日語詞有兩個漢字的日語詞寫作「姓」讀作「しょう」的日語詞朝鮮語詞元朝鮮語名詞以漢字書寫的朝鮮語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