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TongcyDai - 维基词典,自由的多语言词典
能否通過bot向Category:官話名詞中的白話字的模板{{zh-see}}
添加|poj
參數。如果只有第一頁的話,手動修改好像也可以。pì-hng似乎無法去掉官話分類,不清楚爲什麼這種寫法,重定向頁面如果換成正體字應該是可以去掉分類。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20日 (日) 14:28 (UTC)回复
- @Kethyga:已由User:Hzy980512修復。此外,日後若有機器人相關請求,到我的用戶頁詢問即可。—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4年10月22日 (二) 08:20 (UTC)回复
比如wikt:Category:帶「谷」的漢語詞,比如含有穀的簡體字「谷」,重定向(重新導向)詞條的存廢標準是什麼? 如果保留簡體標題,感覺便於對簡體的詞進行統計。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03:45 (UTC)回复
- @Kethyga:一般來說,如果MediaWiki簡繁轉換不會將簡體形式自動重新導向至繁體形式,或者簡體形式和其他語言共用,會使用軟重新導向(
{{zh-see}}
)。這些情況以外的「純簡體」有編者會使用硬重新導向,但我覺得理論上它們沒有留著的必要,讓MW軟體自動處理即可。硬重新導向的標題不會被算作條目來統計,而軟重新導向則應該在必要時才使用,避免使用者點擊簡體連結的時候需要多進行一次跳轉才能抵達目標頁面。—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4年10月24日 (四) 08:41 (UTC)回复- 或許可以更改
{{zh-see}}
,使其能夠像維基百科的繁簡重定向模板一樣,既可以標註繁簡重定向,又可以用來對簡體字進行統計(wikt:en:Category:Chinese terms spelled with 粮可以匯總簡體的詞元,硬重定向的話,無法進行分類)。現在的統計針對繁體字形,對於使用簡體字的讀者來說,可能要先懂得繁體。另外使用了{{zh-forms}}
之後,標題無法進行繁簡轉換,之前的模板[{{汉语写法}}
標題可以繁簡轉換。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01:00 (UTC)回复- 另外,wikt:en:Category:Chinese simplified forms中明確標出了簡體形式。本地的wikt:Category:官話詞元(wikt:en:Category:Mandarin lemmas)的話,只有繁體無簡體形式。而且分類中wikt:Category:依字元分類的漢語詞,如果簡體詞元不加入相關模板的話,這些分類就無用了。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03:00 (UTC)回复
- @Kethyga:本站的模板和條目格式基本都是跟著英語維基詞典走的,僅在必要處進行本地化。站內人力已經很少了,貿然添加功能或者引入額外的模板/模組,對於日後的更新、維護會是很大的負擔。先前Category:帶「粮」的漢語詞算是誤建,由於簡體字形式「粮」和其他語言並不重複,除了「粮」本身以外不會有帶此形式的條目出現(MW軟體會把「粮」放進Category:帶「糧」的漢語詞中),簡體使用者輸入
带“粮”的汉语词
一樣能找到該分類。 - 我認為
{{zh-forms}}
對標題造成的影響不是大問題。一些標題顯示錯誤在所難免(比如當漢語、日語同碼異形時,不管標題如何顯示,對於其中一種語言都是錯誤的),只要標題行顯示正確就好。部分日語詞彙標題同理。 - 由於本站不像英語維基詞典系統性地將繁體、簡體形式獨立開來並各建頁面,en:Category:Chinese simplified forms對本站的意義似乎不是很大。
- 附帶一提,這裡已經是維基詞典了,站內連結不用再加上
wikt:
前綴,會連到英維去(分類連結加上:
可避免被視作加入分類)。 —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4年10月30日 (三) 11:12 (UTC)回复- 不應該把把简体的粮的组词放入正体/繁体的「糧」中,就像裡和裏,類似英語的center和centre。英維也只是軟重定向。之前在freemdict論壇上已經有人詬病本站對簡體用戶不友好了,比方說用戶从分类查找使用帶「粮」的汉语词,需要用户先学会所有的繁体字才能确认对应的词(这对學習者不好),除非分類中的詞條也能像模板
{{zh-l}}
一樣能夠同時顯示繁體和簡體。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1:37 (UTC)回复- 但是如果创建简体词条,简中链接需要点两次才能进入页面(进入简体页面然后再点一次才能进入词条页面),对简中使用者反而更不友好。所以现在主要用手动重定向或MediaWiki自动跳转。--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1:40 (UTC)回复
- @Hzy980512 可以類似維基百科中的繁簡重定向模板,而不是現在的
{{zh-see}}
,既可以表示其爲簡體,可以將頁面加入相關的分類,比如en:Category:Chinese simplified forms,和上文的「帶「XX」的漢語詞條」又可以跳轉。沒有頁面的話,無法對簡體的詞彙進行統計,繁體和簡體的實際使用還是有區別。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1:47 (UTC)回复- 我可以测试
{{zh-see}}
自动给纯简体页面添加重定向,但是可能需要添加新的参数,更新其他页面等,还是比较麻烦的,我测试好后再讨论,现在先按自动跳转来。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1:57 (UTC)回复
- 我可以测试
- @Hzy980512 可以類似維基百科中的繁簡重定向模板,而不是現在的
- @Kethyga:把簡體的「粮」放入正體/繁體的「糧」中是MediaWiki的行為(當目標頁面不存在時就會自動進行轉換)。就算給Category:帶「粮」的漢語詞單獨建立頁面了,在簡體模式下,帶、漢、語、詞這幾個字也不會被轉成簡體,「要先學會所有的繁體字才能查到要找的東西」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4年10月30日 (三) 11:48 (UTC)回复
- @Hzy980512 假如規定所有漢語詞均使用
{{zh-forms}}
,那麼未使用{{zh-forms}}
模板的,那麼該頁面必然不是漢語詞(日韓詞),應該阻止標題進行繁簡或地區用字轉換。使用{{zh-forms}}
的必然含有漢語詞,此時標題或可添加選項允許用戶選擇使用簡體標題。 - (《漢語大詞典》和《辭源》》中所有的多字詞條(詞語)均用繁體立目,或可作爲目前以繁體作爲主要頁面的依據;但是鑑於現代讀者和用戶中有大量簡體用戶,實不應該刪除簡體頁面。對於詞條內的使用的內部鏈接,或可考慮一般改爲繁體鏈接)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1日 (四) 02:09 (UTC)回复
- 改为繁体链接会极大加大简体编者的工作量,非常不支持。--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1日 (四) 03:57 (UTC)回复
- 或许机器人协助?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1日 (四) 08:47 (UTC)回复
- 改为繁体链接会极大加大简体编者的工作量,非常不支持。--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1日 (四) 03:57 (UTC)回复
- @Hzy980512 假如規定所有漢語詞均使用
- 但是如果创建简体词条,简中链接需要点两次才能进入页面(进入简体页面然后再点一次才能进入词条页面),对简中使用者反而更不友好。所以现在主要用手动重定向或MediaWiki自动跳转。--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1:40 (UTC)回复
- 不應該把把简体的粮的组词放入正体/繁体的「糧」中,就像裡和裏,類似英語的center和centre。英維也只是軟重定向。之前在freemdict論壇上已經有人詬病本站對簡體用戶不友好了,比方說用戶从分类查找使用帶「粮」的汉语词,需要用户先学会所有的繁体字才能确认对应的词(这对學習者不好),除非分類中的詞條也能像模板
- 或許可以更改
I tried the pronunciation module on the entry 便車, and apparently, it leaves red-links with a space between the terms in the category names. -- Apisite(留言) 2024年11月1日 (五) 03:26 (UTC)回复
Sayonzei fixed the issue. --Apisite(留言) 2024年11月1日 (五) 08:20 (UTC)回复
Fglffer一直在使用IP傀儡,本站好像没有傀儡相关的方针,不知道是否可以参考维基百科的傀儡政策,申请元维基查核,或者封禁相关的IP段? Kethyga(留言) 2024年12月3日 (二) 17:46 (UTC)回复
- 已封禁其最後使用的IP。翻閱過往的編輯紀錄,他使用的IP段範圍過大,不適合全部封禁。—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4年12月3日 (二) 18:03 (UTC)回复
- 好像维基词典中IP用户编辑不多?不过按照其使用IP傀儡的情况,现在的封禁好像作用有限,而且也不是第一次如此做,也没有要遵守相关方针的意思。 Kethyga(留言) 2024年12月3日 (二) 18:13 (UTC)回复
能否将条目中使用的{{Top}}
替换成{{頂2}}
,中文和英文的模板功能不一致,看了英维的en:Template talk:top,英维中小写的模板曾经应该也是指向类似置顶模板,不过现在重定向到了topic模板(en:Template:topics)。本地容易误用或者有时候找不到显示异常问题。 Kethyga(留言) 2024年12月27日 (五) 07:18 (UTC)回复
- @Kethyga:據我的個人經驗,分類模板用{{tl|topics}和
{{c}}
的較多,用{{top}}
的比較少。考慮到這個模版已經有好幾個常用別名,再將用量不大的{{top}}
重新導向至此,個人覺得不是很有必要(我自己會將{{topics}}
和{{top}}
都替換為{{c}}
)。—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4年12月27日 (五) 07:23 (UTC)回复
如題,不知能否將模板Emojibox從相關條目中移除,並把Module:Character info中未翻譯完成的部分搞定,十分感謝。 Fglffer(留言) 2025年1月5日 (日) 23:53 (UTC)回复
- @Fglffer:
完成,感謝告知。—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6日 (一) 04:21 (UTC)回复
这个分类需要吗?和英文en:Category:Chinese exonyms对应的应该是Category:漢語外名。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6日 (一) 12:44 (UTC)回复
- 已更正,估计是之前更改格式的漏网之鱼。--Sayonzei(留言) 2025年1月6日 (一) 12:50 (UTC)回复
{{Zh-synonym of}}
可以增加gloss或t參數吧,同{{Synonym of}}
。中維的{{zh-l}}
參數2只能用在轉寫。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2日 (日) 13:28 (UTC)回复
- 匿名參數3可以添加填寫gloss/釋義。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2日 (日) 13:31 (UTC)回复
- @Kethyga:
{{Zh-synonym of}}
在英維已經棄用。換成{{syn of}}
應該就能解決問題了。—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2日 (日) 14:51 (UTC)回复- 使用
{{zh-synonym of}}
和{{zh-ant}}
的頁面已經被分別替換為{{syn}}
和{{ant}}
。—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8:55 (UTC)回复
- 使用
- @Kethyga:
在条目水俁中,明明加入参数def
之后可以让按照中文语法解释词语,Fglffer非要删掉别人写的内容,然后变成英文语法。而且原模板无法显示专名的行政级别(比如省、县等;至少暂时无法显示)。中文词典中根本没有按照{{place}}
模板行文的。另@Hzy980512、@Sayonzei。若有打扰,可以移动到啤酒馆。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5日 (三) 10:44 (UTC)回复
- 兩種寫法都是正確的,再次提醒@Fglffer:切莫無故改動別人的寫法,並多利用編輯摘要和討論頁和他人進行溝通。Module:place規模龐大而複雜,長久以來都沒有進行很好的本地化,相關的en:Template:tcl也沒有引入。如果@Kethyga:在意的是漢語語法,或許我們可以試著調整語句格式,而無須動用
|def=
參數。希望您能詳細整理出我們應該使用的寫法。—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8:40 (UTC)回复- 我只是覺得原本用的已經很符合和與文法了,無須多此一舉,反正未來還是會出現像我這樣的人,只根據模板用內容的懶人。下次我會注意是不是Kethyga編輯的條目,直接避開,都會變編輯戰真可怕。 Fglffer(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50 (UTC)回复
- @Fglffer:我也覺得原本的寫法可以接受,但使用
|def=
亦未嘗不可。既然您說您是「懶人」,您為何還要額外花力氣去編輯別人已經寫好的頁面呢?—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8:58 (UTC)回复
- @Fglffer:我也覺得原本的寫法可以接受,但使用
- 維基百科中,「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及最大都市」,英維「Paris is the capital and largest city of France」,百科中的描述是各自语言中比較常見的表達形式,明顯
{{place}}
在这里适配的是英文的语法。「首都名,位于法国」不算错,但是通常「巴黎首都」简单直接,拆分成两个小句显累赘。除非是需要比较多的修饰词去描述一个概念,没必要拆分。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0:17 (UTC)回复- @Kethyga:這種簡單的容易處理,如果是像en:Template:place#More complex examples提及的情況呢?—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10:45 (UTC)回复
- 个人认为不能机械地依靠模板提供的内容。其中def参数正好是模板中提供的用来灵活地调整解释的,而且同时不影响词条的分类,比如「首都」仍然会归类到「首都」分类中。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1:07 (UTC)回复
- @Kethyga:這種簡單的容易處理,如果是像en:Template:place#More complex examples提及的情況呢?—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10:45 (UTC)回复
- 我只是覺得原本用的已經很符合和與文法了,無須多此一舉,反正未來還是會出現像我這樣的人,只根據模板用內容的懶人。下次我會注意是不是Kethyga編輯的條目,直接避開,都會變編輯戰真可怕。 Fglffer(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50 (UTC)回复
本人在查看维基词典时,发现词典中展现的许多词汇,用烟台的发音与其中列出的所有发音均不同,因此请求加入胶辽官话的模板参数。毕竟北方虽为官话区,但是其中发音也有差别很大的情况,不可以北京音完全代表所有情况。望采纳,谢谢。 Andy Wang 1215(留言) 2025年2月5日 (三) 18:00 (UTC)回复
- @Andy Wang 1215:請問您已經完成了膠遼官話發音模組的編寫了嗎?—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2月5日 (三) 18:02 (UTC)回复
- 请问发音模组编写是哪个界面? Andy Wang 1215(留言) 2025年2月6日 (四) 02:04 (UTC)回复
- @Andy Wang 1215:不同語言使用不同的發音模組,如四川話使用Module:cmn-sic-pron、西安話使用Module:cmn-pron-Xian,晉語使用Module:cjy-pron等等。您可以參考這些模組的編寫方式。—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2月6日 (四) 07:48 (UTC)回复
- 请问发音模组编写是哪个界面? Andy Wang 1215(留言) 2025年2月6日 (四) 02:04 (UTC)回复